距离2017年湖北成人高考报名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虽然2017年湖北成教考试难度不大,但由于许多成教考生是在职人员,平时工作较忙,复习时间少。所以想要参加2017年湖北成人高考考试的学生也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备考,湖北成教网特收集整理了2017年湖北成教专升本《艺术概论》知识考点,仅供广大2017年成教考生参考学习。
第四节艺术活动的功能
一、艺术活动的功能
研究艺术活动的功能,可以说是研究艺术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它对于人们的影响虽然不像政治、经济那样直接、明显,但却是相当深远和深刻的。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种文化和文明的认识,往往取决于我们对其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因为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其中又会承载一定时代和民族的思想;欣赏者通过进行艺术欣赏来获得审美感受,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同时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培养。就这样,艺术通过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以复杂、隐蔽的方式,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终对社会生活发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许多种,我们下面把最主要的三种即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作较详细的分析。
(一)审美认知功能
艺术活动的功能,主要通过艺术审美,通过艺术创作主体创造的艺术品、艺术形象来发挥。人们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获得认识、教育、娱乐等作用。首先是认识功能的发挥。艺术通过艺术形象可以再现社会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我们可以从最早的美术作品的狩猎图中,了解到原始人的狩猎生活;也可以从京剧《霸王别姬》中,了解距今两千余年前楚汉相争的斗争生活;生长在社会主义时代的人们,未必了解旧中国人力车夫不幸的遭遇和命运,《骆驼祥子》这件老舍先生创造的艺术却能给人们补充提供这方面的人生知识。《太平天国》是发生在150年前的农民起义的再现,它让我们了解了起义的全过程和悲壮的结局。印度影片《流浪者》、日本影片《金环蚀》、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等能使我们了解到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侧面。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一书中说:“艺术的第一个作用,一切艺术品毫无例外的一个作用,就是再现自然和生活。”艺术具有通过它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来帮助人们认识现实的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艺术确实具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审美认知功能: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和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丰富知识。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除了文学作品以外,其它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识作用,例如,电影、电视、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能够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古代生活或难以见到的异国生活置于人们眼前,大大拓展了人的视野,使人们对中外古今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我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形象资料。艺术的这种审美认知能力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是做到了“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其次,对于许多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仅以电影艺术为例,如将艺术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以艺术的形式真实表现科学活动与著名科学家生平的“科学艺术片”,包括中国的《李时珍》、《李冰》和苏联的《米丘林》、《波波夫》等影片。还有从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作幻想式的描述,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的“科学幻想片”,如美国影片《未来世界》、《超人》等。人们在欣赏这些影片时不仅可以获得有关的科学知识还能受到深刻的科学精神的教育。总之,艺术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认知功能,能够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二)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行动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因艺术种类不同、样式不同,所使用的艺术语言不同,而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教育功能也发挥的不同。对它们的教育功能不可能、也不应该提出同样的要求。如规模宏伟的长篇小说和三言两语的抒情诗、气势磅礴的交响音乐与轻松活泼的民间小调、描写重大题材的油画和勾勒花卉翎毛的小品……它们在审美容量和角度上,在审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不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就发挥教育功能上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艺术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是因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观,而且能够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在艺术作品中又总是饱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蕴涵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评价和态度,渗透着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使欣赏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艺术所具有的这种审美教育作用,往往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不同于道德教育,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这是因为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具有美学的意义和艺术的魅力。艺术所特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艺术这种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这三种。
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绝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来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即教育功能是融合在艺术审美娱乐之中的。
对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同样有一个评价适度的问题,既不能忽视这种作用,也不能过分或夸大。由于艺术的体裁门类不同,作品的题材、内容不同,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方法、风格不同,使得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也不同。对于山水诗、花鸟画、小夜曲、古典舞等艺术体裁来说,就没有必要从它们的作品中去寻找思想高度和历史高度,它们对人的教育和熏陶,往往是一种情绪的感染和影响。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使人们得到快乐,并使人们参与艺术家的创造。古希腊人早就注意到一种特殊的,什么也不像的审美快乐,并把它区别于肉欲的快乐,这种特殊的快乐是一种伴随着艺术的所有功能。
如同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艺术家在创作中处于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沉醉其中,并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一样,艺术欣赏同样也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欣赏艺术作品时,读者、观众或听众也同样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沉醉在艺术天地中流连忘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艺术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而这种精神需要有时甚至比人的物质需要更加强烈。尤其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会越来越高,艺术的普及程度也会日益扩大,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一批新型器材进入千家万户,正是反映出艺术发展的趋势来。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劳动者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新工作。对于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来说,无论是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需要在紧张的劳动之余,通过休息和娱乐来恢复疲劳,从而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去从事新的生产劳动。艺术欣赏确实是一种令人陶醉的积极的休息,具有畅神益智的功能,艺术的这种功能甚至逐渐被运用到医疗方面。
此外,审美娱乐功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欣赏,不仅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事实上,艺术的作用和功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总之,艺术作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并不是说艺术中的某一类作品以认识功能为主,另一类作品以教育功能为主,第三类作品以审美功能为主。艺术中有真,有善、有美,也并不是说艺术中真善美是相互分割的、互不相关的。不能割裂艺术中真、善、美的关系,割裂了它们就等于割裂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它们三者密不可分。事实上,艺术的作用和功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注意到艺术教育。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艺术教育的概念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在世界近代史上才开始的,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也是直到近代,才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的。席勒在《美育书简》这一美学理论名著中,不但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而且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已经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使西方的美育理论进入到一个更新的阶段。
西方近代美育理论的发展,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美育思想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符合儒家之礼的艺术被视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但在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更是大力倡导美育,在他出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期间,以及后来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都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思想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他尤其强调美育是陶冶人的感情,改造人的世界观,使人达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的最好途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些主张无法得到实现。
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和其他教育一样,是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促进和影响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它又和其他教育不同,它是特殊的美感教育。美育和德育、智育在教育事业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又有各自的特点。美育是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但美育不能代替智育和德育;反过来说,智育和德育也不能代替美育。比较而言,美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情感人,理在情中。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态度,在美育中主要是培养人们对美的热爱和对丑的憎恶,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
第二,美育以生动鲜明的形象为手段。无论是美的欣赏还是美的创造都离不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个体性是美的重要特征。离开形象,美的生命也就无所寄托了。
第三,美育是在个人爱好性趣的形式中,在娱乐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身心都处在愉快自由的状态中。美育的娱乐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艺术教育空前重视。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国的综合大学里都开设了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艺术专业院校也大量出现,还涌现出一批新的艺术边沿学科或交叉学科,如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艺术教育学,以及艺术理疗学(如音乐疗法)等等。我国近年来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不少综合大学和理工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艺术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发展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更加明显。可以预测,今后,美育和艺术教育将深远地影响人类的未来。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它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知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这样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基本手段与中心内容,在美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概括说来,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艺术教育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当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因为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和再评价,只有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才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欣赏艺术作品,更充分地发挥艺术的审美功用和现实作用。艺术教育正是要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人们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真正地、充分地得到艺术的享受。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就是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而这些,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全民族精神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戛意义。
鉴于2017年湖北成人高考考生大多为在职人员,为提升广大成人高考考生的复习效率,助力2017年湖北成教考生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湖北成教网特开设2017年湖北成人高考辅导班,通过率高达98%,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参加报名学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