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2)介绍如下,多刷题是稳固知识点的最好办法,同学们可以通过湖北成教网的试题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 "颜筋柳骨"的书法风格指的是【】
A. 颜真卿、柳宗元
B. 颜杲卿、柳宗元
C. 颜杲卿、柳公权
D. 颜真卿、柳公权
【答案】D
【解析】 “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代的赵孟頫,颜、柳占据了其中一半的席位。“颜筋柳骨”是说颜真卿、柳公权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第2题 雕塑作品《拉奥孔》产生于【】
A. 古希腊早期
B. 古希腊晚期
C. 古罗马早期
D. 古罗马晚期
【答案】B
第3题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属于【】
A. 哥特式
B. 君士坦丁堡
C. 巴洛克
D. 洛可可
【答案】A
【解析】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岱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动工于1163年,到1345年整个工程最后完成,属哥特式建筑形式。
第4题 组雕"晨、昏、昼、夜"的作者是【】
A. 达·芬奇
B. 米开朗琪罗
C. 拉斐尔
D. 乔托
【答案】B
第5题 中国古代书法家有"草圣"美誉的是【】
A. 王羲之
B. 怀素
C. 孙过庭
D. 张旭
【答案】D
【解析】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
第6题 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柳宗元
C. 辛弃疾
D. 苏轼
【答案】D
【解析】 此诗句出自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
第7题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A. 王勃
B. 欧阳修
C. 曾巩
D. 范仲淹
【答案】D
【解析】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
第8题 因为第一个提出了"美学"概念而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人是【】
A. 康拉德·费德勒
B. 黑格尔
C. 康德
D. 鲍姆嘉通
【答案】D
【解析】 鲍姆嘉通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历来在美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他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被誉为“美学之父”。
第9题 《女贵族莫洛佐娃》的作者是俄罗斯画家【】
A. 列宾
B. 苏里科夫
C. 伦勃朗
D. 马奈
【答案】B
【解析】 《女贵族莫洛佐娃》是苏里科夫反映改革与传统的冲突这一题材的名作,1887年完成。反映的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时代俄罗斯教会分裂的主题。
第10题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
A. 《第十二夜》
B. 《亨利五世》
C. 《麦克白》
D. 《罗密欧与朱丽叶》
【答案】C
【解析】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第11题 以画虾著名的现代国画家是()
A. 张大千
B. 刘海粟
C. 徐悲鸿
D. 齐白石
【答案】D
第12题 电影、电视属于()
A. 综合艺术
B. 语言艺术
C. 表情艺术
D. 实用艺术
【答案】A
【解析】电影是由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画面与声音、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电视艺术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属于大众媒介。
第13题 油画《父亲》的作者是()
A. 靳尚谊
B. 陈逸飞
C. 黄永玉
D. 罗中立
【答案】D
【解析】油画《父亲》的作者是罗中立。在画中,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
第14题 号为"八大山人"的清初画家是()
A. 徐渭
B. 傅山
C. 石涛
D. 朱耷
【答案】D
【解析】清初著名画家朱耷别号“八大山人”,其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
第15题 《等待戈多》的创作属于()
A. 表现主义
B. 存在主义
C. 象征主义
D. 荒诞派
【答案】D
【解析】《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著名荒诞派戏剧。
第16题 象舞是哪国的传统民间舞蹈()
A. 印度
B. 葡萄牙
C. 孟加拉国
D. 斯里兰卡
【答案】D
第17题 电影《乱世佳人》改编自美国小说()
A. 《根》
B. 《飘》
C. 《名利场》
D. 《爱玛》
【答案】B
【解析】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的。男女主角分别由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扮演。
第18题 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著名论点的法国评论家是()
A. 伏尔泰
B. 卢梭
C. 布封
D. 雨果
【答案】C
【解析】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论风格》一文中提到“风格即人”的著名论点。
第19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
A. 共鸣
B. 净化
C. 领悟
D. 期待
【答案】A
【解析】共鸣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接受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说明他被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琴声打动,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第20题 雕塑作品《拉奥孔》产生于()
A. 古希腊早期
B. 古希腊晚期
C. 古罗马早期
D. 古罗马晚期
【答案】B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第21题 什么是艺术风格?它有什么特性?
【答案】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本人精神风貌、思想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艺术风格的特性有:
(1)继承与独创。艺术风格有历史继承性,成功的艺术家总要吸收前人的艺术经验;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生活经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风格。
(2)稳定与渐变。艺术风格一旦形成,其作品的主要特征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大致接近;而随着艺术家生活体验的深入和艺术创作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风格的变迁。
(3)多样与同一。同一个艺术家对新的艺术手法的尝试,导致了风格的多样;但在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创作中,总体上又存在着形式相近似、精神相沟通的主导倾向。
第22题 艺术活动有哪些功能?
【答案】(P23)艺术活动最主要的功能有三种:
(1)审美认知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审美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第23题 什么是艺术构思?艺术构思的构思方式和运作手段有哪些?
【答案】(P82~83)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
艺术构思的方式和运作手段有:
(1)整合。整合指艺术家把积累的多种材料加以集中组织,形成复合意象。
(2)变形。变形指艺术家对生活原型进行加工使其某些特征强化、突出或改变。
(3)移情。移情指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形象或情景当中。
(4)意蕴的凝结。意蕴的凝结指艺术家把人生哲思和审美理想集中化入整部作品之中。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第24题 音乐作品:《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答案】
(1)贝多芬是德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又称《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2)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这个警语被引用为这首交响曲的标题。命运这一主题贯穿全曲,整个作品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它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练、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的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第二乐章奏出了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表现了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的主题。第四乐章是奏鸣曲式,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胜利告终。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
(3)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它是一部英雄性、史诗性的作品。贝多芬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和“命运”抗争、搏斗,从黑暗、苦难、斗争走向欢乐和胜利。 多少年来,《命运交响曲》在世界各国传扬,其对人类精神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命运交响曲》离我们的时代虽已久远,但它的精神和力量,却是面向全人类、全社会的,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刚毅、英勇、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贝多芬精神。第25题 戏剧作品:《雷雨》
【答案】(1)曹禺,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曹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培养起来的戏剧大师。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创作上,他是中国现当代首屈一指的剧作家。《雷雨》是他的处女作。1954年6月30日晚,《雷雨》首次公演。由夏淳担任导演,主要演员有郑榕、朱琳、于是之、沈默、吕恩、胡宗温、李翔、金昭等。
(2)《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发生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雷雨》的总体构思来自中国社会生活的启迪,是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发泄了被压抑的愤懑,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表现了对人的命运的哲理性思考。《雷雨》中的许多艺术形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
(3)《雷雨》的结构堪称完美的典范,不能任意删去哪一部分,精密到牵一发要动全身的程度。《雷雨》的语言是高度艺术化的,它新鲜活泼、生动含蓄,具有深厚的诗意和严格的独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雷雨》不仅在话剧舞台上演遍祖国四面八方,而且被改编成京剧、沪剧、越剧、评剧、秦腔、琼剧等十几个戏曲剧种,以及歌剧、舞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等,深入到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在世界剧坛上,《雷雨》也活跃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舞台上,成为各国人民心心相通的桥梁。《雷雨》受到中外文艺界高度的评价,是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常青树。
第26题 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
【答案】(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
(2)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做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惑不解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入不安之中。
(3)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条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画家把13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在基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基督身上。这幅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第27题 试论述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
【答案】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涵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意蕴。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投射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典型与意境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叙事性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性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但是,这也只是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典型和意境是经常分不开的。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典型论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则强调意境论。
第28题 阐述再现、表现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
【答案】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艺术作品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