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郭沫若《炉中煤》中的一段文宇,然后回答30~32小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1“年青的女郎”的比喻意义是什么,(2分)
2后四行诗揭示了诗人个人什么样的遭际?(4分)
3怎样理解这一节诗的寓意?(4分)
(二)阅读《论学问》片段,然后回答33 ~35小题。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底怪癣。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底锻炼;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而学问底本身,若不受经验底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底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4这段文字主要阐明了什么问题?(4分)
5墙根对学问的个人看法是什么?这与他所主张的“知识就是力量”有什么关系?(4分)
6.本段文字在说理论事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三)阅读《故都的秋》中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题。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采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托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舍式的。
7请概述一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4分)
8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南方的秋天有什么样的看法?(4分)
9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作文:
题目:梦想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年青的女郎”主要比喻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
2后四行诗揭示丁诗人原本是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但在五四运动之前的旧中国遭埋没,无法报效祖国.这揭示旧中国压制人才、窒息人生的现实。反映了诗人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的遭际。只有在五四运动之后,诗人才得以“重见天光”,他看到祖国经历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洗札后,将要焕发青春活力,将要涤荡这旧的国家,因而他感到自己也获得了新生。
3在这节诗中,作者写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粱,但一直被埋在地下,到今天才得以重见天光。诗中其实蕴涵两层古义:一是象征诗人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直到今天才得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在五四运动之后终于焕发丁青春活力和生机。
4过段文字主要阐明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辩驳、议论和言谈,而是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5“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即培养判断力和学会运用学问来处理和布置事务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墙根所主张的“知识就是力量”思想的具体体现。
6比喻、排比。
7南国的和风细雨和柔和淡雅并不鲜明地突出秋天的悲凉过程。南国之秋色淡、味浅。
8南国秋天的特点是清凉、平淡的,让人无法领略秋之意境。
9排比、比喻。
作文(略)